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闯关,初显身手(46分)
1、填字、组成成语。(共4分)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2、写出我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及其作者。(共8分)
《 》 《 》
《 》 《 》
3、相传蜀汉大将关羽写过《戒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想一想,这句话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共3分)
⑴ “读书好”的意思:
⑵ “好读书”的意思:
⑶ “读好书”的意思:
4、给句子中“着”字注音。(共4分)
我看着( )试卷,心里异常着( )急,我知从何着( )手,更谈不上有什么高着( )
5、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文言文的括号内。(共4分)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为138.6亿立方米,( )淡水只占2.53%;( )对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的淡水( )占淡水总储量的0.31%。( )万物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言,用之不竭的。
节约用水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当物之急。
备选词语:①而 ②因此 ③其中 ④只 ⑤可见 ⑥仅 ⑦这样 ⑧从而
6、有些句子由于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或停顿的地方不同,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请你写出下面这句话的三种不同意思。(共3分)
我扶你走吧:⒈ ⒉ ⒊
7、写出下句,并在括号里填写出的是哪个季节?(共16分)
⑴ 月落乌啼霜满天, ( )
⑵ 碧玉妆成一树高, ( )
⑶ 梅子黄时日日晴, ( )
⑷ 千山鸟飞绝, ( )
⑸墙角数枝梅, ( )
⑹ 接天莲叶无究碧, ( )
⑺ 可怜九月初三夜, ( )
⑻ 天街小雨润如酥, ( )
8、读一读,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层次清楚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再填空。(共4分)
( )因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在二丈四丈围圆。
( )内有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大,
( )海外有国家名日傲强国。
( )甚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逐有灵通之 意。
(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例有芝兰相衬。
(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块仙石。
二、文段阅读,巧答问题(每题2分,24分)
同是燕子,其实细看又有区别。在我国分布最广的是家燕,又名玄鸟、拙鸟、越燕。它轻捷怜俐、飞快行如流量,常结群横飞于田野空中,或在水面掠过,追捕蚊蝇等害虫。金腰燕体形跟家燕相信似,略微大一 些。它用泥、草筑巢,巢像曲壶,有一个壶口妆的开口,比家燕的碗状巢精巧得多,因而它又有“巧燕”之名,巧燕大都栖息在山地,衬落之间,飞行快没有家燕快,捕虫却相当( ),它主要捕捉金甲龟、象甲、沟头和叶甲,这些都是啮食在稼的害虫。还有几种稍有不同的燕子,也都是捕食害虫的能手。
① 燕子育雏时捉虫更勤劳,乳燕脱壳而出,嗷嗷待捕,忙得老燕雌来雄往,( )不停。
②那情形正如白居易所写:(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回,母瘦雏渐肥。”
③老燕一年育雏两次。
④ 有人计算,从四月到九月,一双燕子同它们的子女要吃掉大约一百万只昆虫。
⑤ 它们为保护农作物生长做出很大贡献。
⑥ 所以(乙)燕子是农业上一支重要的治虫队伍。
⒈ 文中括号内应填的词依次是( )和( )(2分)
A.勇猛 B.勇敢 C.勇武 D.穿梭 E.穿插 F. 穿越
⒉ 给文中画横线的字注音(共2分)
拙( ) 雏( )
⒊文中(甲)、(乙)两处的划线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 和 (2分)
⒋上文在说明燕子时,主要抓住了燕子 的特点,所以称其为“能手”。(2分)
⒌ 把下面一句话插入到上文中恰当的地方(不写插入句,在两句之间用“△”表示即可),使前后文意连贯起来。(共2分)“群燕飞过之处, 蚊 蝇为之一扫。”
⒍ 给上文第二段划分层次。(用“∥”表示出来)(共2分)
⒎上文的中心句是什么?(写在下面横线上)(共2分)
(二)
从古到今,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敌人之一。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沙尘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其肆虐的势头有增无减。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呢?
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沙源来自于沙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如果没有沙源这个条件,后两个因素只能造成大风或降水等天气现象。专家通过对河西走廊沙尘暴的“策源地”武威、金昌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驱动力,人为破坏的植被和风化的地表松散、干燥土层等沙源是造成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沙尘暴是伴随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产生的。
早在1860年至1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导致发生了193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2400公里、宽1500公里、高3公里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3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亩,1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
近几十年来,我国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不少地方便以超垦、过牧和滥伐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大片的树林草原被开垦成了农田?结果粮食没打多少,反而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荒废了更多的土地,草原牧场不断地被过度放牧,又不进行补偿性保护种植,大大加重了草场退化。于是导致去年一场场席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3个月间我国就发生了12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不仅袭击了西北、京津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就连长江以南省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事实表明,人们元节制地垦荒开地,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而不给其“休养生息”的机会,不断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一次又一次地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惩罚。痛定思痛,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人类应真正行动起来,认真研究如何防治沙尘暴,努力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让绿色和生命永存。(根据2001·4《知识窗》有关资料改编)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2.请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罪魁祸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休养生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沙尘暴的形成来看,它与大风降雨的主要区别在于;产生沙尘暴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用原文语句)
4.第三自然段中的“过度开发”是指什么?这段文字采用了大量的数字说明方法,请举一例简要说明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不注意与自然和谐相处,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请你举出一个这方面的例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天地,展露文采(30分)
你即将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母校,一定有很多话与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说,请拟题目《××,您听我说》写一篇作文。要求:语言准确、生动、具体。(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