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32616488
微信同号(08:00-22:00)
直接微信联系老师更快捷

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浏览:2760  来源:深圳语文补习网  日期:2012-10-01
【目标】
     通过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写作中的描写能力。
【内容】
一、阅读鉴赏(学生在家自选精彩的文章进行欣赏,课堂前10分钟展示)
二、训练指导
知识点透视
  描写是作文当中最重要的技法之一,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其中人物描写又主要包括语言描写、行动描写。我们在两个版中将详细讲述这两方面的内容。
  行动描写是指对人的行为、动作的描写。行为,一般是指人物整体的活动、运动、反应或行动。如:学习、支持、训斥、袭击等。动作,是指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的活动。如:跑、跳、撞、推、拉、打、抓、踢、踩等。
  行动描写不仅要写人物在做什么,更关键的是要写人物是“怎么做”的。“怎么做”就要求把人物具体动作一一描绘出来。由于人物的行动往往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构成的,因此,行动描写就要善于抓住人物具有特征性的动作,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
  行动描写要注意:(1)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气质和性格特征,避免笼统和一般化。(2)要准确、鲜明,写出动作的连贯性。
名家美文
武松打虎
施耐庵
  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掀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哪得什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武松走了一阵,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大虫又饿,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作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水浒传》一书)
  【阅读手记】
  《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非常有名的一个故事。“打虎”是武松做的事情,是“行为”。虎要吃人,武松要打虎,为了表现武松的勇敢无畏,作者具体描写了虎的气势及武松打虎的具体过程。
  先看老虎扑人的动作,“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这老虎的行动描写,足已叫人汗毛直竖。接下来再看人虎相搏,“那大虫扑来”,武松“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这是笫一回合。那大虫“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这是第二回合。那大虫“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这是第三回合。猛虎的“扑”、“掀”、“剪”,写得很活,很有生气。面对老虎,武松的动作是一个接一个“闪”。“闪”这个字准确、鲜明,写出了武松机智、敏捷的特点。当武松躲过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他开始由被动防守转为主动进攻,用大棒尽平生之力打去。先是打折哨棒,继之拳打脚踢。“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把人虎相搏的场面写得神采飞扬,虎的凶、猛、狠和武松的沉着、机智、勇敢,都充分显现出来。
佳作示例
贴玻璃纸
王 星
  “长约半米,宽也半米,就这么裁吧!”我拿着白色的玻璃纸,准备给窗户“更衣”。
  按尺寸剪裁好了玻璃纸后,我把它们拿到了窗边的写字台上,拿起一块,在窗户上又比了比大小,正合适。我搬来了一把椅子,站在上面,开始贴纸。
  我把玻璃纸背面的保护膜撕掉,露出了不干胶,两只手各拿着一个角,往窗户上贴。由于我的经验不足,这玻璃纸一点也不听我的话,像顽皮的小孩子,到处乱粘。上面的纸贴得还行,可下面的纸却错了位。只好揭开,重新贴,但它与窗户像长在一起似的,“难舍难分”,让我无可奈何。
  这时,我看见了桌上的小刀,于是我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揭开纸的一角,然后慢慢地从这个角一点点往外撕,还好,完整地揭下来了。然后又把纸从上往下展平,这才算粘好一块玻璃。
  剩下的纸可不能按这种方法贴了。这次我没有把保护膜一次都撕下来,而是撕了一半,把上半边展平后,才把剩下的保护膜撕下来。可这又让纸与玻璃之间留了气泡。我在阳台找了一块小木板,从上向下刮,把气泡赶到了一起,然后再次用小刀把这一部分纸揭开,让气泡跑掉,最后再铺平,这回比第一块贴得好了许多。我按照这种方法,很快把剩下的几扇窗户贴好了。
  阳光通过这层“屏障”,不再那么刺眼了。这次给窗户的“更衣”行动终于成功了。
  (作者系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分校学生)
  【评析】
  这篇习作的作者详细叙述了“贴玻璃纸”的过程。如果你不知道怎样“贴玻璃纸”,读了这篇习作之后就知道怎样贴了,这就得益于作者运用了行动描写。“我把玻璃纸背面的保护膜撕掉,露出了不干胶,两只手各拿着一个角,往窗户上贴。”具体写出了贴玻璃纸的过程及方法。当纸贴“错了位”时,作者以“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揭开”、“一点点往外撕”、“完整地揭下来”、“从上往下展平”等行动描写,细腻地写出了重新贴的具体过程。为了解决“纸与玻璃之间留了气泡”的问题,作者“找了一块小木板,从上向下刮,把气泡赶到了一起,然后再次用小刀把这一部分纸揭开,让气泡跑掉,最后再铺平”。这些行动描写,仿佛作者就在我们眼前操作似的,收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佳作示例
动力来自鼓励
北京一考生
  暑假到了,爸爸拉着我的手,和蔼地说:“去学学游泳吧,练练自己地胆量,也多学会一门本领。”我害怕地望着爸爸,不住地摇头。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肯定可以的,要相信自己哟!”看着爸爸慈爱的笑容,听着他鼓励的话语,我使劲地点了点头。
  我们一家人来到游泳馆,人真多啊!看着同龄的人们在水中像鱼一样灵活地游着,看着他们欢快地嬉戏,我也想加入他们的队伍。但是望着淡蓝色的池水,我胆怯了。这时,姐姐紧紧地握住我那颤抖不已的手,仿佛要把她全身的力量传送到我体内,她为我打气道:“加油哟,我陪你一起学。谁最后学会可是有惩罚的呢!”“比就比!”我决定和她一较高下。
  教练走过来,对我们说:“你们是新学员,先学蛙泳。现在我教你们基本动作。”教练说完,就跳进了水里,给我们示范起来,随后给了我一块救生板让我下水。
  我害怕极了,身体不由得向后退。妈妈笑眯眯地说:“不怕,没事的,老妈在旁边给你助威呢!”妈妈还夸张地做了个大力水手的招牌动作,逗得我笑了起来,前进的动力又回来啦!
  下水之后,我按照教练指导的方法,抬腿,绷脚,向两侧划圆,蹬腿……我刚把头伸进水里,就被呛到了,不停地咳嗽。“你游得不错。再注意配合上换气!”教练喊。原以为格外严肃的教练会骂我笨,没想到他竟然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夸我动作完成得好。得到教练的鼓励,让本来想放弃的我重拾动力。
  经过一星期的学习,我终于学会了游泳。如果没有爸爸的鼓励,我根本不会想到来学游泳;如果没有姐姐的鼓励,到现在我仍然会对水有一种恐惧的感觉;如果没有妈妈和教练的鼓励,我早已经半途而废了……是他们的鼓励让我有了学会游泳的动力。
  【评析】
  这是北京市的一篇考场作文。原考题为《动力来自_________》,“鼓励”是作者补充题目的内容,也就是文章的具体内容。文章写了众多人物对自己学习游泳的鼓励,鼓励的主要表现方式是语言对话,因此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了爸爸、妈妈、姐姐及教练对自己学习游泳的鼓励的过程。
  “你肯定可以的,要相信自己哟!”“加油哟,我陪你一起学。谁最后学会可是有惩罚的呢!”“不怕,没事的,老妈在旁边给你助威呢!”“你游得不错。再注意配合上换气!”这些人物语言,虽然都是鼓励“我”游泳,但我们能感觉到是出自不同身份的人物之口,真正做到了语言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的要求。
  再有,作者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还注意对人物说话时语态的描写。如:“爸爸拉着我的手,和蔼地说”,姐姐“为我打气道”,妈妈“笑眯眯地说”,“教练喊”等等,这些说话时的神情、举止,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使文章显得更生动,更形象。
 
【写作训练】
  题目:《我有一双_______的手》。6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你每天都要用到这双手。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在这个半命题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灵巧”、“能干”、“笨拙”、“闲不住”、“令人羡慕”等词语,然后作文。无论你有一双什么样的手,都是用于劳作的手,因此这就要求你写成叙事的记叙文,叙事中要细致写手在劳作过程中的动作。这就要求你运用行动描写,用行动描写形象地表现出你自己在文题的横线上所填的词语,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版权所有:深圳市天元北极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注册号:91440300081852861M ICP许可证号:粤ICP备09101687号-3
联系方式:0755-22183907(龙小元老师) E-mail:9391702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