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的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了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动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了+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加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的写出来……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的说明了……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了……与事实不符。
二. 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三. 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
如: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答题模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拟人: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