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32616488
微信同号(08:00-22:00)
直接微信联系老师更快捷

道德要与利益协奏

浏览:1860  来源:深圳语文补习网  日期:2011-10-02
                                                         深圳市深圳中学高三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 那么就应当说, 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就是幸福。”如果人只为物质享受而满足,那人就因灵魂的缺失而与动物等同。然而空谈精神,道德令人“高山仰止” ,物质极端匮乏,道德岂能长驻?。因此,道德与利益是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即重义又不能轻利。不要利益的道德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要与利益协奏。
    孔子学生赎回本国人自掏腰包不报帐国库,却被孔子大训。孔子训得有道理:如果为了维护国家和国民的尊严自掏腰包赎回国民都不报帐,试想,这种道义能够成为风尚而持久地延续下去吗?不要利益的道德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孔子这个学生为求精神的自我满足却孤注一掷地放弃利益,那以后会有谁再去做这种事呢?这种仁义之举能成为社会风尚而持久地传承下去吗?而孔子另一个学生救人顺理得到报酬,即实现自身人格的升华又得到物质的回馈,有利于仁爱成为社会风尚。只有道德和利益协奏,人们才能不断地破茧成蝶完成自身的升华。
    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没有以物质为基础的道德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又会促进物质水平的提高,道德和利益是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只有道德和利益协奏,社会才能成为和谐美妙的乐章。    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是物质土壤的养育之果。离开物质,既没有下里巴人,何谈阳春白雪?
    在经济发展腾飞的今天,我们的社会更注重了和谐发展;物质水平极大地提高。如何使道德和利益协奏成为和谐发展的主题。 首先,媒体和舆论要加大力度弘扬正义,鞭笞邪恶的力度。让仁爱在每个人心中发芽生长。
                                                         -指导教师: 杨汝静老师
版权所有:深圳市天元北极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注册号:91440300081852861M ICP许可证号:粤ICP备09101687号-3
联系方式:0755-22183907(龙小元老师) E-mail:9391702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