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意思/用法 |
词性 |
例句 |
出处 |
具 |
有 |
动词 |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核舟记》魏学洢 |
详细 |
形容词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桃花源记》 | |
交通 |
交错相通 |
形容词 |
“阡陌交通”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妻子 |
妻子和儿女 |
名词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绝境 |
与世隔绝的境地 |
名词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无论 |
不要说,更不要说 |
|
“无论魏晋”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如此 |
像这样 |
|
“诣太守,说如此”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鲜 |
鲜艳 |
形容词 |
“芳草鲜美”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少 |
形容词 |
陶后鲜有闻 |
《爱莲说》 | |
股 |
大腿 |
名词 |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口技》 |
孤 |
古代王侯的自称 |
代词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孙权劝学》 |
治 |
研究 |
动词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孙权劝学》 |
文理 |
文采和道理 |
名词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伤仲永》 |
何苦 |
哪怕 |
|
“何苦而不平” |
《愚公移山》 |
宜 |
当然 |
|
“宜乎众矣” |
《爱莲说》 |
爷 |
父亲 |
名词 |
“卷卷有爷名” |
《木兰诗》 |
识 |
认识 |
动词 |
未尝识书具 |
《伤仲永》王安石 |
记住 |
动词 |
“默而识之” |
《<论语>十则》 | |
居 |
居住 |
动词 |
面山而居 |
《愚公移山》--《列子》 |
请 |
请让我 |
动词 |
“请从吏夜归” |
《石壕吏》 |
美 |
美丽 |
形容词 |
“芳草鲜美”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漂亮 |
形容词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认为……美 |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聚 |
使……聚 |
动词的使动用法 |
“聚室而谋” |
《愚公移山》 |
止 |
阻止 |
动词的使动用法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
《愚公移山》 |
栖息 |
动词 |
非梧桐不止 |
《庄子》故事二则《惠子相梁》 | |
惩 |
以……为苦 |
形容词作动词 |
“惩山北之塞” |
《愚公移山》 |
北 |
北面 |
名词 |
“惩山北之塞” |
|
向北 |
名作状 |
北饮大泽 |
《夸父逐日》 | |
灵 |
成为灵异的水 |
名词作动词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陋室铭》 |
乱 |
扰乱 |
形容词作动词 |
“无丝竹之乱耳” |
《陋室铭》 |
造反 |
动词 |
盗窃乱贼而不作 |
《大道之行也》 | |
贼 |
害人 |
名作动 |
盗窃乱贼而不作 |
《大道之行也》 |
劳 |
使……劳累 |
动词作使动用法 |
“无案牍之劳形” |
《陋室铭》 |
蔓 |
牵牵连连的 |
名词作动词 |
“不蔓不枝” |
《爱莲说》 |
枝 |
枝枝节节的 |
名词作动词 |
“不蔓不枝” |
《爱莲说》 |
清 |
显得清幽 |
形容词作动词 |
“香远益清” |
《爱莲说》 |
宴 |
举行宴会 |
名词作动词 |
“会宾客大宴” |
《口技》 |
啼 |
哭着 |
动词作状语 |
“忽啼求之” |
《伤仲永》 |
宾客 |
客人 |
名词 |
“会宾客大宴” |
《口技》 |
以宾客之礼相待 |
名词作动词 |
“宾客其父” |
《伤仲永》 | |
利 |
以……为利 |
意动 |
“父利其然” |
《伤仲永》 |
风烟 |
在风烟中 |
名词作状语 |
“风烟望五津”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箕畚 |
用箕畚 |
名词作状语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愚公移山》 |
跳 |
跳着 |
动词作状语 |
“跳往助之” |
《愚公移山》 |
毕 |
用尽 |
形容词作动词 |
“吾与汝毕力平险” |
《愚公移山》 |
全、都 |
形容词 |
群响毕绝 |
《口技》 | |
名
|
说出 |
名词作动词 |
“不能名其一处” |
《口技》 |
出名 |
名词作动词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陋室铭》 | |
名字 |
名词 |
并自为其名 |
《伤仲永》王安石 | |
善 |
擅长 |
形容词作动词 |
“京中有善口技者” |
《口技》 |
奇 |
奇异、罕见 |
形容词 |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核舟记》 |
余数、零数 |
名词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核舟记》 | |
隧 |
钻洞 |
名词作动词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狼》 |
日 |
每天 |
名词作状语 |
“日知其所亡” |
《两小儿辩日》 |
吾日三省吾身 |
《论语》十则 | |||
东 |
到东方 |
名词作状语 |
“孔子东游” |
《两小儿辩日》 |
箫 |
吹箫 |
名词作动词 |
“箫鼓追随春社近” |
《游山西村》 |
犬 |
像狗一样地 |
名词作形容词 |
“其一犬坐于前” |
《狼》 |
洞 |
打洞 |
名词作动词 |
“一狼洞其中” |
《狼》 |
屠 |
指屠户 |
动词作名词 |
“一屠晚归” |
《狼》 |
耻 |
以……为耻 |
形容词意动用法 |
“不耻下问” |
《<论语>十则》 |
新 |
新知识 |
形容词作名词 |
“温故而知新” |
《<论语>十则》 |
苟 |
苟且 |
副词 |
故不为苟得也 |
孟子《鱼我所欲也》 |
或许,且,表示希望 |
副词 |
苟无饥渴 |
《诗经》(《君子于役》) | |
已 |
通“以” |
|
自董卓已来 |
陈寿《隆中对》 |
停止,放弃 |
动词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孟子《鱼我所欲也》 | |
停止 |
动词 |
白露未已 |
《诗经》(《关雎》) | |
与 |
通“欤” |
语气词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孟子《鱼我所欲也》 |
和 |
动词 |
“吾与汝毕力平险” |
《愚公移山》 | |
通“举”,选拔 |
动词 |
选贤与能 |
《大道之行也》 | |
给予 |
动词 |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孟子《鱼我所欲也》 | |
欣赏 |
动词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 |
是 |
这个 |
代词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孟子《鱼我所欲也》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孟子《鱼我所欲也》 | |||
此 |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伤仲永》王安石 | |
作 |
写 |
动词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伤仲永》王安石 |
兴起 |
动词 |
盗窃乱贼而不作 |
《大道之行也》 | |
奋起,指有所作为 |
动词 |
而后作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
老鼠发出的声音 |
拟声词 |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口技》 | |
致 |
招致,引来 |
动词 |
不可屈致也 |
陈寿《隆中对》 |
买到 |
动词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
对……说话 |
仪式上勉励、感谢等的话 |
听妇前致词 |
《石壕吏》 | |
凡 |
总共 |
副词 |
凡三往 |
陈寿《隆中对》 |
度 |
衡量,估计 |
动词 |
孤不度德量力 |
陈寿《隆中对》 |
安 |
怎样 |
代词 |
计将安出 |
陈寿《隆中对》 |
怎么 |
代词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司马迁《陈涉世家》 | |
挟 |
挟持,控制 |
动词 |
挟天子而令诸侯 |
陈寿《隆中对》 |
殆 |
大概 |
副词 |
此殆上天所以资将军 |
陈寿《隆中对》 |
身 |
亲自 |
名词作状语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陈寿《隆中对》 |
秋 |
时候 |
名词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诸葛亮《出师表》 |
光 |
发扬光大 |
形容词作动词 |
以光先帝遗德 |
诸葛亮《出师表》 |
遗 |
给予 |
动词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诸葛亮《出师表》 |
亲 |
亲近 |
形容词作动词 |
亲贤臣,远小人 |
诸葛亮《出师表》 |
以……为亲 |
动词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大道之行也》 | |
亲戚 |
名词 |
亲旧知其如此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
远 |
疏远 |
形容词作动词 |
亲贤臣,远小人 |
诸葛亮《出师表》 |
离人远 |
形容词作动词 |
而日中时远也 |
《两小儿辩日》 | |
远播 |
形容词作动词 |
香远益清 |
《爱莲说》 | |
鄙 |
出身鄙野 |
形容词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诸葛亮《出师表》 |
目光短浅 |
形容词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左传》(《曹刿论战》) | |
边境 |
形容词作名词 |
蜀之鄙有二僧 |
《为学》 | |
猥 |
辱,降低身份 |
动词 |
猥自枉屈 |
诸葛亮《出师表》 |
许
|
承认,同意 |
动词 |
时人莫之许也 |
陈寿《隆中对》 |
答应 |
动词 |
遂许先帝以驱驰 |
诸葛亮《出师表》 | |
这样 |
代词 |
问渠那得清如许 |
《观书有感》朱熹 | |
地方,处所 |
名词 |
不知何许人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
|
大概,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
副词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小石潭记》 |
斟酌 |
斟情酌理 |
动词 |
斟酌损益 |
诸葛亮《出师表》 |
损 |
减少 |
动词 |
斟酌损益 |
诸葛亮《出师表》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愚公移山》 | |||
益 |
增加 |
动词 |
斟酌损益 |
诸葛亮《出师表》 |
更加 |
副词 |
香远益清 |
《爱莲说》周敦颐 | |
固 |
顽固 |
形容词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列子》(《愚公移山》) |
本来 |
副词 |
固众人 |
《伤仲永》王安石 | |
虽 |
即使 |
副词 |
虽人有百手 |
《口技》林嗣环 |
虽不能察 |
《左传》(《曹刿论战》) | |||
虽人有百手 |
《口技》 |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三峡》 | |||
虽有千里之能 |
《马说》 | |||
虽然 |
关联词 |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公输》--《墨子》 | |
方 |
方圆 |
名词 |
方七百里 |
《愚公移山》 |
正 |
副词 |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
《闲情记趣》沈复 | |
当……时 |
介词 |
方其远出海门 |
周密《观潮》 | |
书 |
书信 |
名词 |
一男附书至 |
《石壕吏》 |
写 |
动词 |
即书诗四句 |
《伤仲永》王安石 | |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
《陈涉世家》司马迁 | |||
书写 |
名词 |
未尝识书具 |
《伤仲永》王安石 | |
字条 |
名词 |
得鱼腹中书 |
《陈涉世家》司马迁 | |
因 |
于是 |
关联词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
动 |
震动 |
动词 |
波澜动远空 |
王维《汉江临眺》 |
聊 |
聊且,暂且 |
副词 |
老夫聊发少年狂 |
苏轼《江城子》 |
间 |
参与 |
动词 |
又何间焉 |
《左传》(《曹刿论战》) |
夹杂 |
动词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口技》林嗣环 | |
中间 |
名词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
《闲情记趣》沈复 | |
间或、偶然 |
副词 |
时时而间进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肉食者 |
居高位,得厚禄的人 |
名词 |
肉食者谋之 |
《左传》(《曹刿论战》) |
牺牲 |
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
名词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左传》(《曹刿论战》) |
孚 |
为人所信服 |
动词 |
小信未孚 |
《左传》(《曹刿论战》) |
信 |
真诚、诚实 |
形容词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论语》十则 |
福 |
赐福,保佑 |
动词 |
神弗福也 |
《左传》(《曹刿论战》) |
福气 |
名词 |
此何遽不为福乎 |
《塞翁失马》 | |
狱 |
案件 |
名词 |
小大之狱 |
《左传》(《曹刿论战》) |
情 |
实情 |
名词 |
必以情 |
《左传》(《曹刿论战》) |
可 |
可以 |
副词 |
可以一战 |
《左传》(《曹刿论战》) |
凭借 |
动词 |
可以一战 |
《左传》(《曹刿论战》) | |
因为 |
连词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岳阳楼记》 | |
依据,按照,顺着 |
动词 |
策之不以其道 |
《马说》 | |
以 |
把 |
介词 |
以从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 |
《闲情记趣》 |
驰 |
驱车(追赶) |
动词 |
公将驰之 |
《左传》(《曹刿论战》) |
策骑 |
动词 |
愿驰千里足 |
《木兰诗》 | |
遂 |
于是,就 |
副词 |
遂逐齐师 |
《左传》(《曹刿论战》) |
既 |
已经 |
副词 |
既克 |
《左传》(《曹刿论战》) |
故 |
原因,缘故 |
名词 |
公问其故 |
《左传》(《曹刿论战》) |
问其故 |
《两小儿辩日》 | |||
旧知识 |
形容词作名词 |
温故而知新 |
《<论语>十则》 | |
所以 |
关联词 |
故不为苟得也 |
《鱼我所欲也》--《孟子》 | |
旧、老 |
形容词 |
故人具鸡黍 |
《过故人庄》 | |
旧,原来的样子 |
名词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狼》蒲松龄 | |
鼓 |
击鼓 |
名词作动词 |
一鼓作气 |
《左传》(《曹刿论战》) |
打鼓 |
名词活用为动词 |
箫鼓追随春社近 |
《游山西村》 | |
再 |
第二次 |
数量词 |
再而衰 |
《左传》(《曹刿论战》) |
盈 |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
形容词 |
彼竭我盈 |
《左传》(《曹刿论战》) |
满 |
曾不盈寸 |
《核舟记》魏学洢 | ||
充满 |
动词 |
有暗香盈袖 |
《醉花阴》李清照 | |
靡 |
倒下 |
动词 |
望其旗靡 |
《左传》(《曹刿论战》) |
称 |
相称 |
动词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伤仲永》 |
池 |
护城河 |
名词 |
池非不深也 |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发 |
头发 |
名词 |
明朝散发弄扁舟 |
李白《宣州谢X楼饯别校书叔云》 |
出发 |
动词 |
有时朝发白帝 |
《三峡》郦道元 | |
起,指被任用 |
动词 |
循环舜发于畎亩之中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
向 |
朝向 |
动词 |
心之所向 |
《闲情记趣》沈复 |
朝着 |
动词 |
眈眈相向 |
《狼》蒲松龄 | |
走 |
跑 |
动词 |
录毕,走送之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冠
|
表示男子已成年 |
动词 |
既加冠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侯 |
等待 |
动词 |
侯其欣悦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臭 |
气味,这里指香气 |
名词 |
左佩刀,右备容臭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烨 |
光彩照耀 |
形容词 |
烨然若神人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缊 |
旧絮 |
名词 |
缊袍敝衣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敝 |
破 |
形容词 |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
卑 |
身份低微 |
形容词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诸葛亮《出师表》 |
谢 |
道歉 |
动词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 |
《唐睢不辱使命》 |
寤寐 |
时时 |
动词 |
寤寐求之 |
《诗经》(《关雎》) |
悠 |
思念 |
动词 |
悠哉悠哉 |
《诗经》(《关雎》) |
溯洄 |
逆流而上 |
动词 |
溯洄从之 |
《诗经》(《关雎》) |
佸 |
相聚,相会 |
动词 |
曷其有佸 |
《诗经》(《关雎》) |
何 |
什么 |
代词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哪里 |
代词 |
何似在人间 |
苏轼《水调歌头》 | |
会 |
体会、领会 |
动词 |
每有会意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刚好碰上 |
|
“会宾客大宴” |
《口技》 | |
旧 |
旧友、旧交 |
名词 |
亲旧知其如此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如 |
像 |
动词 |
亲旧知其如此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此 |
这样 |
代词 |
亲旧知其如此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造 |
到、往 |
动词 |
造饮辄尽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辄 |
就 |
|
造饮辄尽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饮少辄醉 |
欧阳修《醉翁亭记》 | |||
期 |
希望、愿望 |
动词 |
期在必醉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满。读jī
期年:满一年。 |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曾不 |
不曾 |
|
曾不吝情去留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曾 |
并 |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愚公移山》 |
吝 |
吝惜 |
动词 |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赞
|
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
|
赞曰: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晏如 |
安然自若的样子 |
形容词 |
晏如也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戚戚 |
忧愁的样子 |
形容词作动词 |
不戚戚于贫贱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汲汲 |
心情急切的样子 |
形容词作动词 |
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俦 |
朋友、伴侣 |
名词 |
兹若人之俦乎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觞 |
酒杯 |
名词 |
衔觞赋诗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佁然 |
愣住的样子 |
形容词 |
佁然不动 |
《小石潭记》 |
尤 |
特别 |
|
水尤清冽 |
《小石潭记》 |
邃 |
深 |
形容词 |
悄怆幽邃 |
《小石潭记》 |
出
|
发、起 |
动词 |
方其远出海门 |
周密《观潮》 |
在外面,指国外 |
名词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
标 |
树立、举 |
动词 |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
周密《观潮》 |
履 |
踩 |
动词 |
如履平地 |
周密《观潮》 |
逝 |
去、往 |
动词 |
随波而逝 |
周密《观潮》 |
将 |
走失 |
动词 |
马无故亡而入胡 |
《塞翁失马》 |
带领 |
动词 |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塞翁失马》 | |
相 |
拿起 |
动词 |
自将磨洗认前朝 |
《赤壁》 |
一起、共同 |
|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塞翁失马》 | |
做宰相 |
名作动 |
惠子相梁 |
《庄子》故事二则《惠子相梁》 | |
怜 |
爱 |
动词 |
仍怜故乡水 |
《渡荆门送别》 |
环 |
围 |
动词 |
环而攻之而不胜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饰物 |
名词 |
腰白玉之环 |
《送东阳马生序》 | |
兵革 |
兵器,泛指武器装备 |
名词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域 |
界限,哲理是限制 |
动词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威 |
震慑 |
动词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至 |
极点 |
形容词 |
寡助之至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顺 |
归顺,服从 |
动词 |
天下顺之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任 |
责任 |
名词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空乏 |
资财缺乏
使…受到贫困之苦 |
使动用法 |
空乏其身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恒 |
常 |
副词 |
人恒过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过 |
犯过失 |
名词活用 |
人恒过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征 |
征验 |
动词 |
征于色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喻 |
了解 |
动词 |
而后喻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法家 |
有法度的臣 |
名词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拂士 |
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
名词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入 |
在里面,在国内 |
名词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越 |
到了 |
动词 |
越明年 |
《岳阳楼记》 |
胜状 |
胜景,好景色 |
名词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岳阳楼记》 |
大观 |
雄伟景观 |
名词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岳阳楼记》 |
备 |
译尽 |
形容词 |
前人之述备矣 |
《岳阳楼记》 |
迁客 |
指降职远调的人 |
名词 |
迁客骚人 |
《岳阳楼记》 |
淫雨 |
连绵的雨 |
名词 |
若夫淫雨霏霏 |
《岳阳楼记》 |
开 |
放晴/ |
动词 |
连月不开 |
《岳阳楼记》 |
薄 |
迫近 |
动词 |
薄暮冥冥 |
《岳阳楼记》 |
惊 |
起动 |
动词 |
波澜不惊 |
《岳阳楼记》 |
惊醒 |
动词 |
“明月别枝惊鹊” |
《西江月》 | |
翔集 |
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
动词 |
沙鸥翔集 |
《岳阳楼记》 |
一 |
全 |
副词 |
长烟一空 |
《岳阳楼记》 |
通计一舟 |
《核舟记》魏学洢 | |||
上下一白 |
《湖心亭看雪》张岱 | |||
一个 |
数量词 |
一男附书至 |
《石壕吏》 | |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
《核舟记》魏学洢 | |||
一道 |
惟长堤一痕 |
《湖心亭看雪》张岱 | ||
把 |
持执 |
动词 |
把酒临风 |
《岳阳楼记》 |
求 |
探求 |
动词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岳阳楼记》 |
或
|
或许,也许 |
副词 |
或异二者之为 |
《岳阳楼记》 |
有时 |
副词 |
而或长烟一空 |
《岳阳楼记》 | |
有的人 |
|
“或以钱币乞之” |
《伤仲永》王安石 | |
那 |
代词 |
或千或万 |
《闲情记趣》 | |
有时 |
代词 |
或王命急宣 |
《三峡》 | |
先 |
在….之前 |
介词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岳阳楼记》 |
后 |
在….之后 |
介词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岳阳楼记》 |
微 |
没有 |
动词 |
微斯人 |
《岳阳楼记》 |
归 |
归依 |
动词 |
吾谁与归 |
《岳阳楼记》 |
女子出嫁 |
动词 |
女有归 |
《大道之行也》 | |
回家 |
动词 |
“一屠晚归” |
《狼》 | |
零丁 |
孤苦无依的样子 |
形容词 |
零丁洋里叹零丁 |
《过零丁洋》 |
起 |
出发、动身 |
动词 |
起于齐 |
《公输》 |
知类 |
明白事理 |
动词 |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公输》 |
义 |
坚持合宜道德,情理 |
动词 |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公输》 |
寇 |
入侵 |
动词 |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公输》 |
罔不 |
无不,都 |
副词 |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核舟记》魏学洢 |
比 |
挨着 |
动词 |
其两膝相比者 |
《核舟记》魏学洢 |
引 |
延长 |
动词 |
属引凄异 |
《三峡》 |
属 |
连接 |
动词 |
属引凄异 |
《三峡》 |
嘱咐,嘱托 |
动词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岳阳楼记》 | |
相类似 |
动词 |
神情与苏,黄不属 |
《核舟记》魏学洢 | |
了了 |
清清楚楚 |
形容词 |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
《核舟记》魏学洢 |
屑屑 |
忙碌的样子 |
形容词 |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
《唐睢不辱使命》 |
之 |
去,往 |
动词 |
又间令足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陈涉世家》 |
次 |
编次 |
名词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陈涉世家》 |
策 |
驱策,用马鞭子打 |
动词 |
策之不以其道 |
《马说》 |
记下 |
名词作动词 |
“策勋十二转” |
《木兰诗》 | |
道 |
规律,此处指马的习性、特征 |
名词 |
策之不以其道 |
《马说》 |
在路上 |
状语 |
道渴而死 |
《夸父逐日》 | |
志: |
做标记 |
动词 |
处处志之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标记 |
名词 |
寻向所志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
临: |
靠近 |
|
“翼然临于泉上” |
《醉翁亭记》 |
颜: |
脸色 |
名词 |
“苍颜白发” |
《醉翁亭记》 |
谓: |
为,是 |
|
“太守谓谁” |
《醉翁亭记》 |
膏: |
肥沃 |
形容词 |
“土膏微润” |
《满井游记》 |
披 |
开,分数 |
动词 |
“柔梢披风” | |
盖 |
动词 |
以衾披覆 |
《送东阳马生序》 | |
良 |
真、实在 |
副词 |
良多趣味 |
《三峡》 |
念 |
考虑、想到 |
动 |
念无与为乐者 |
《三峡》 |
自
|
从、由 |
介词 |
自三峡七百里中 |
《三峡》 |
从 |
介词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伤仲永》 | |
如果 |
连词 |
自非亭午夜分 |
《三峡》 | |
自己 |
代词 |
并自为其名 |
《伤仲永》 | |
绝
|
断绝 |
动词 |
沿溯阻绝 |
《三峡》 |
极、最 |
副词 |
绝巘多生怪柏 |
《三峡》 | |
极、最 |
副词 |
“以为妙绝” |
《口技》 | |
消失 |
动词 |
哀转久绝 |
《三峡》 | |
“群响毕绝” |
《口技》 | |||
湖中人鸟声俱绝 |
《湖心亭看雪》张岱 | |||
奔 |
飞奔的马 |
动词做名词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三峡》 |
猛浪若奔 |
《与朱元思书》 | |||
寒 |
清凉 |
形容词做动词 |
林寒涧肃 |
《三峡》 |
肃 |
寂静 |
形容词做动词 |
林寒涧肃 |
《三峡》 |
沿 |
顺流而下 |
动词 |
沿溯阻绝 |
《三峡》 |
溯 |
逆流而上 |
动词 |
沿溯阻绝 |
《三峡》 |
为 |
被 |
介词 |
尽为所吞 |
《闲情记趣》 |
作为 |
动词 |
以从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
因以号焉 |
《闲情记趣》 | |
替、给 |
动词 |
公输盘为楚为云梯 |
《公输盘》 | |
|
|
“此不为远者” |
《两小儿辩日》 | |
|
|
公输盘为楚为云梯 |
《公输盘》 | |
说 |
动词 |
“孰为汝多知乎” |
《两小儿辩日》 | |
因为 |
连词 |
项为之强 |
《闲情记趣》 | |
刻有 |
动词 |
通计一舟,为人五,…… |
《核舟记》魏学洢 | |
骑 |
骑马的(人) |
名词 |
萧关逢候骑 |
《使至塞上》 |
战马 |
动词作名词 |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木兰诗》 | |
抵 |
值,相当 |
动词 |
家书抵万金 |
《春望》 |
胜 |
承受 |
动词 |
浑欲不胜簪 |
《春望》 |
浑 |
简直 |
副词 |
浑欲不胜簪 |
《春望》 |
但 |
只是 |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记承天寺夜游》 |
见
|
只 |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木兰诗》 |
拜见 |
动词 |
见公输盘 |
《公输盘》《墨子》 | |
同“现”,引见 |
动词 |
胡不见我于王 |
《公输盘》《墨子》 | |
召见 |
动词 |
于是见公输盘 |
《公输盘》《墨子》 | |
知道 |
动词 |
见往事耳 |
《孙权劝学》 | |
认清 |
动词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孙权劝学》 | |
市 |
集市 |
名词 |
“东市买骏马” |
《木兰诗》 |
买 |
动词 |
“原为市鞍马” |
《木兰诗》 | |
闻
|
听说 |
动词 |
“余闻之也久” |
《伤仲永》 |
所听闻的 |
名词 |
陶后鲜有闻 |
《爱莲说》 |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桃花源记》 | |||
名声 |
名词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伤仲永》 | |
听见 |
动词 |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口技》 | |
使……听到 |
使动用法 |
闻寡人之耳者。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其 |
那 |
指示代词 |
“问其故” |
《两小儿辩日》 |
它 |
代词 |
“及其日中” |
《两小儿辩日》 | |
这 |
代词 |
“其诗以养父母” |
《伤仲永》 | |
他的 |
代词 |
“稍稍宾客其父” |
《伤仲永》 | |
意
|
文章的主旨 |
名词 |
每有会意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情趣 |
名词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
《醉翁亭记》 | |
企图 |
动词 |
“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
《狼》 | |
神情 |
名词 |
“意暇甚” |
《狼》 | |
前 |
前面 |
方位词 |
“其一犬坐于前” |
《狼》 |
上前 |
动词 |
“狼不敢前” |
《狼》 | |
上前 |
方位名词作动词 |
“听妇前致词” |
《石壕吏》 | |
敌 |
攻击 |
名词作动词 |
“恐前后受其敌” |
《狼》 |
敌人 |
名词 |
“盖以诱敌” |
《狼》 | |
舍 |
丢 |
动词 |
“便舍船” |
《桃花源记》 |
房屋 |
名词 |
“屋舍俨然” |
《桃花源记》 | |
寻 |
寻找 |
动词 |
“寻向所志” |
《桃花源记》 |
顷刻 |
副词 |
“寻病终” |
《桃花源记》 | |
乳 |
喂奶 |
动词 |
“妇抚儿乳” |
《口技》 |
奶头 |
名词 |
“儿含乳啼” |
《口技》 | |
当 |
掌管 |
动词 |
“当除掌事” |
《孙权劝学》 |
应该 |
动词 |
“但当涉猎” |
《孙权劝学》 | |
讽 |
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 |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修 |
长,这里指身高。 |
名词 |
邹忌修八尺有余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培养 |
动词 |
讲信修睦 |
《大道之行也》 | |
昳 |
光艳 |
形容词 |
而形貌昳丽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服 |
穿戴 |
动词 |
朝服衣冠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窥 |
照 |
动词 |
窥镜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看 |
窥谷忘反 |
《与朱元思书》 | ||
旦
|
第二 |
数词 |
旦日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早晨 |
名词 |
每至晴初霜旦 |
《三峡》 | |
私
|
偏爱 |
动词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徇私 |
动词 |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出师表》 | |
蔽 |
受蒙蔽 |
动词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遮蔽 |
横柯上蔽 |
《与朱元思书》 | ||
刺 |
指责 |
动词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谤 |
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无贬义 |
动词 |
谤讥于市朝。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讥 |
谏。无贬义 |
动词 |
谤讥于市朝。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时时 |
不时,有时候 |
副词 |
时时而间进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朝 |
朝见 |
动词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市朝:公共场合 |
名词 |
谤讥于市朝。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早晨
|
名词 |
朝服衣冠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有时朝发白帝 |
《三峡》郦道元 | |||
朝代 |
自将磨洗认前朝 |
《赤壁》 | ||
孰
|
谁 |
代词 |
“孰为汝多知乎” |
《两小儿辩日》 |
仔细 |
形容词 |
吾与徐公孰美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弘毅 |
刚强、勇毅 |
形容词 |
士不可以不弘毅 |
《论语》十则 |
传 |
老师传授的知识 |
动词作名词 |
传不习乎 |
|
智 |
以……为智 |
动词 |
智子疑邻 |
《智子疑邻》 |
果 |
果然 |
|
果大亡其财 |
《智子疑邻》 |
亡 |
丢失 |
动词 |
果大亡其财 |
《智子疑邻》 |
马无故亡而入胡 |
《塞翁失马》 | |||
|
|
“日知其所亡” |
《两小儿辩日》 | |
灭亡 |
动词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诸葛亮《出师表》 | |
内集 |
家庭聚会 |
名词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咏雪》(《世说新语》) |
差 |
差不多、大致 |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咏雪》(《世说新语》) |
拟 |
相比 |
动词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咏雪》(《世说新语》) |
凋 |
凋谢 |
动词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论语》十则 |
子 |
以……为子 |
动词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大道之行也》 |
儿子和女儿 |
名词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
儿子 |
名词 |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塞翁失马》 | |
古时对人的尊称 |
|
“孔子东游” |
《两小儿辩日》 | |
独 |
老而无子的人 |
名词 |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大道之行也》 |
惟独,单单 |
|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塞翁失马》 | |
分 |
古时的长度单位 |
量词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核舟记》 |
时分 |
|
自非亭午夜分 |
《三峡》 | |
职分,指职业、职守 |
名词 |
男有分 |
《大道之行也》 | |
颓 |
坠落 |
形作动 |
夕日欲颓 |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
鳞 |
鱼 |
名词 |
沉鳞竞跃 |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
歇 |
消散 |
动词 |
晓雾将歇 |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
白 |
白色 |
形容词 |
上下一白 |
《湖心亭看雪》张岱 |
酒杯 |
名词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
更 |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
量词 |
是日更定 |
《湖心亭看雪》张岱 |
还 |
副词 |
焉得更有此人 | ||
定 |
完了,结束 |
形容词 |
是日更定 |
《湖心亭看雪》张岱 |
拿 |
撑,划 |
动词 |
余拿一小船 |
《湖心亭看雪》张岱 |
腰 |
腰(间)佩(带) |
名作动 |
腰白玉之环 |
《送东阳马生序》 |
流 |
捞取 |
动词 |
左右流之 |
《诗经》《关雎》 |
右 |
弯曲 |
形容词 |
道阻且右 |
《诗经》《关雎》 |
于是 |
在这时 |
状语 |
于是鸱的腐鼠 |
《庄子》故事二则《惠子相梁》 |
吓 |
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
拟声词 |
仰而视之曰“吓!” |
《庄子》故事二则《惠子相梁》 |
|
动词 |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庄子》故事二则《惠子相梁》 | |
全 |
完全,确定是 |
|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庄子》故事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