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我细致地研读了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上的文言文--《伤仲永》,颇受教育。这是我国古代探讨神童问题的重要文献。
文章中的仲永是个神童,五岁时没见过书具就会写诗,文采很出众。同乡的人都请仲永写诗,还有人出钱求仲永写。他父亲认为这样能赚钱,就带着仲永整天拜谒乡民,不使学。仲永到十二、三岁时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二十岁时就泯然众人矣。
仲永虽然天资聪颖,但忽视了后天的学习,最后沦落为普通人。那么,没有天资的人如果也不重视后天的学习,岂不是连普通人都不如呢?这就是我学习这篇文章引发的思考。
仲永的父亲目光短浅。他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误了儿子的前途,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天赋加上后天的努力有可能成为天才。
像我,本来就有一定的画画天赋,从五岁开始爸爸就送我去绘画班学习。虽然每星期只有一次课,但每节课我都会认真地学习,即使生了病也“轻伤不下火线”,这样坚持学习已经八年有余。我现在已经达到高级班的水平了。节假日期间,我们家里人经常聚在一起互相切磋画功。我绘画方面的天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是父母重视对我的后天教育的结果。我现在虽然不是天才,但是天才是我奋斗的目标。
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 简单机械 模 型 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儿。如 风车 、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不管在什么环境下,牛顿都如饥似渴地读书,以至于跟他订了婚的斯托勒小姐嫁给了别人。最终,牛顿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的成才说明天赋只是成才的基础,而成功靠后天的学习和努力。没有后天的学习,天资再优厚也不会成为天才。
神童不接受后天的教育,变成了普通人。没有天资的牛顿,重视后天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这些都启示我们:重视后天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成才乃至成功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