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32616488
微信同号(08:00-22:00)
直接微信联系老师更快捷

《拣麦穗》同步练习1

浏览:1901  来源:深圳语文补习网  日期:2013-08-07
《拣麦穗》同步练习1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     是当代女作家。(2分)
2.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读音:(6分)
(  ) 戏(  ) 碰(  ) 山(  ) 步(  ) 蹒跚(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然后,她又戏谑地说:“大雁,告诉姨,你拣麦穗做啥?”
戏谑:
⑵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准 备嫁妆哩!”
大言不惭:
⑶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
蹒跚:
4.分别用下列形似字组词:(4分)
攒      臊      履      跚    
赞      操      覆      栅    
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课文歌颂了纯美的人性。
B、文章写出了“我”的年少幼稚。
C、课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D、“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倒不是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懂得害臊,而是老汉觉得自己快死了。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05年孝感试题)(3分)
A.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B.如果台湾当权者胆敢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 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 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 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王钢和他的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 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第二部分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 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 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交。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 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 穗了。”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哈?”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
    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笑啥嘛!我生气了 。难道做我 的男人 ,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
7.文章题目为《拣麦穗》,课文主要写的是拣麦穗吗?为什么以“拣麦穗”为题?(4分)
 
 
 
 
 
 
 
 
 
 
 
 
 
 
 
 
粤教版《拣麦穗》课时练习2
一、 积 累运用
1.下列词语的写法有误的一项是
A.包裹 穿戴 跌跤 颤悠
B.害臊 山坳 顶梢 前抑后合
C.丑陋 蹒跚 喜盈盈 贼眉贼眼
D.疙瘩 戏谑 步履 皱皱巴巴
2.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那半个葫芦样的头上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起抖动着。
B.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后脑勺上的长长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C.他的背更弯了,步伐也更加蹒跚了。
D.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
3.填空。
张洁,当代女作家。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全国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由于拥有巨大的财富,犹太人牢牢地在美国主流社会中_________________着重要的一席,直接影响甚至左右着美国历届政府的中东政策。
(2)进行税制改革,目的就是推动建立公民筹集资金的社会福利制度,以期最终_________________国有企业的福利制度。
(3)伊朗处于亚欧地震带,历史上就是一个地震频发国,_________________这次地震属浅源地震,_________________破坏性比较大。
A.占有 取消 况且/因而 B.占据 取消 因为/所以
C.占有取代况且/因而 D.占据取代因为/所以
5.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恶习不改,整日沉迷于赌博之中,最后弄得倾家荡产,这完全是由于他咎由自取。
B.丁是丁,卯是卯,事情已成定局,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快走人吧!
C.“小巨人”姚明在美国篮坛刮起一阵旋风,我们希望这位年轻的球员在巨大的荣誉面前安之若素,不断进取。
D.温家宝总理说,在抗击SARS斗争中,“两岸三地”人民守望相助,和衷共济,这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彰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印度太空组织说,印度可能成为世界上掌握太空航行技术的国家之一,因为印度已经掌握发射高轨道卫星技术和实施载人探月计划,并预计2015年前实现载人探月计划。
B.在传统观念中,“作家”与“广告”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现代中国不少著名作家都曾撰写过“书刊广告”,为后世留下了一批文质兼美的精品。
C.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来实现的。
D.公安分局接到受骗未遂的群众举报:有人在新华北街工商银行门前利用“掉钱”和“捡钱” 的方式诈骗钱财。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书记!”他拉住我,接着问我,“你是今天走,还是明天走?”
B.电脑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和输出设备等组成。
C.大多数专业工作者——律师、会计师和其他咨询服务的专家——都异口同声地承认:“他们和委托人对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很敏感,容易闹别扭。”
D.朋友是棉被,总是在我们最寒冷的时候温暖;朋友还是阳光、彩虹,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都因此而沐浴着美丽、圣洁的友谊之光。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年,过腊八节的前一天,我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上一颗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子上,才没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了。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可是我却哭了,哭得很伤心。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8.“我”在腊八节前一天站在村口等着,表明“我” 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9.联系全文看,作者着力描写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的用意是什么?
10.听到那卖灶糖的老 汉老去了 的消息,“ 我”伤心地哭起来了,仅仅是因为老汉疼爱我吗?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清涧的石板
贾平凹
我们终于来到陕北清涧,旁人建议到城外乡村走走。
到了乡村,几乎就要惊呼不已了,觉得到了一个神话世界。那一切的建筑,似乎从来没有砖和瓦的概念:墙是石板砌的,顶是石板盖的,门框是石板拱的,窗台是石板压的,那厕所,那台阶,那园地,那篱笆,全是石板的。走进任何一家去。炕面是石板的,灶台是石板的,桌子是石板的,凳子是石板的,柜子是石板的,锅盖是石板的,炕围是石板的。色也多彩,青、黄、绿、蓝、紫。主人都极诚恳,忙招呼在门前树下,那树下就有一张支起的石板,用一桶凉水泼了,坐上去,透心的凉快。主妇就又抱出西瓜来,刀在石板磨石上磨了,嚓地切开,籽是黑籽,瓤是沙瓤。正吃着,便见孩子们从学校回来了,个个背一个书包, 书包上系一片小薄石板,那是他们写字的黑板。一见来了生人,忽地跑开,兀自去一边玩起乒乓球。球案纯是一张石板,抽、杀、推、挡,球起球落,声声如珠落入玉盘。
终于在一所石板房中,遇见了一个石匠。老人已经六十二岁了,留半头白发,向后梳着,戴一副硬脚圆片镜,正眯了眼在那里刻一面石碑。碑面光腻,字迹凝重,每刻一刀,眉头一凑,皱纹就爬满了鼻梁。我们攀谈起来,老人话短而气硬。他说,天下的石板,要数清涧。早年这个村子里,地缺土贵,十家养不起一头牛,一家却出好几个石匠,打石板为生,卖石板吃饭,亏得石板一层一层揭不尽,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清涧人。为了纪念这石板的功劳,他们祖传下来的待客的油旋,也就仿制成石板的榜样,那么一层一层的,好吃耐看。他说,当年陕北闹红,这个村的石匠都当红军!出没在石板 沟,用石板做石雷,用石板烙面饼,硬是没被敌人消灭,却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他说,他的一个叔父,一个游击队的政委,不幸被敌人抓去,受尽了酷刑!不肯屈服,被敌人杀了头,挂在县城的石板城门上。他们又连夜攻城,取下头颅,以石匠最体面的葬礼,做了一口石板棺材掩埋了。结果游击队并没有垮掉,反倒又一批石匠参加了游击队……
老人说着,慷慨而激奋。末了就又低头刻起碑文了,那一笔一划,入石板三分。旅人都哑然了,觉得老人的话,像碑文一样刻在心上,他们不再是一种入了奇景的好奇,而是如走进佛殿一般地虔诚,读哲学大典一般的庄重,静静地做各人的思索了,问起这里的生活,问起这里的风俗,末 了,最感兴趣的是这里的人。
“到山上走走吧,你们会得到答案的。”老人指着对面的山上说。
走到山上,什么也没有,却是一片墓地。每一个墓前不论大小新旧,出奇地都立着一块石板,形成一片石板林。近前看看,有死于战争时期的,有死于建设岁月的,每一块石碑上,都有着生平。旅人们面对着这一面面碑的石板,慢慢领悟了老人的话:是的,清涧的人,民性就是强硬,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一面朴实无华的石板,锤錾下去,会冒出一束火花;他们死去了,石板却又要在墓前树起来。他们或许是个将领,或许是个士兵,或许是个农民,或许是个村儒,但他们的石碑却冲地而起,立指天空,那是性格的象征,力量的象征,不屈的象征。
11.在第2段中,作者说清涧的乡村是“一个神话世界”。请根 据该段内容,简要概括这个“神话世界”的主要特点。
12.第5段中老人让“我们”到山上寻找答案。[来源:学.科.网]
(1)寻找什么问题的答案?
(2)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13.综合全文,简要分析“石板”这一意象在本文中的作用。
1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写“那一切建筑,似乎从来没有砖和瓦的概念”,既表现了清涧的建筑特色,也暗示了这里的封闭落后。
B.文章较为详细地写了一位老石匠,他身上比较突出地体现了清涧人的性格,是清涧人的代表。
C.从文中老石匠的话中可以知道,清涧人之所以多用石板是“为了纪念这石板的功劳”。
D.文章写旅人觉得老人的话“像碑文一样刻在心上”,比喻新颖贴切,又十分切合当时的环境。
E.本文集优美的自然风光、奇特的人文景观与深邃的思想内涵为一体,堪称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的佳作。
三、表达交流
15.岩石坚硬,流水柔弱。如果二者必须选择其一的话,你选择哪一个?请写出你选择的理由。(200字以内)
真题演练
1.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分)(05年高考山东试题)
  事实证明,各级领导干部经常到基层调研是了解真实情况,把领导经验和群众智慧结合起来,倾听群众的呼声,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领导干部增长知识才干,从而使决策严格的做到科学和从实际出发一种很好的方法和制度。
思路解析:读懂句子的意思,把有关的状语或者定语提取出来,使之成为一个句子,然后再调整好句子的顺序。
答案:〔例1〕事实证明,各级领导干部经常到基层调研是一种很好的制度,也是了解真实情况的好方法。它把领导经验和群众智慧结合起来,既能倾听群众的呼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使领导干部增长知识才干,还可以使领导决策严格地做到科学和从实际出发。
〔例2〕各级领导干部经常到基层调研,可以把领导经验和群众智慧结合起来,既能倾听群众的呼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使领导干部增长知识才干,从而使决策严格地做到科学和从实际出发。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制度,也是了解真实情况的好方法。
(解析与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答案:B(“抑”应为“仰”)
2.答案:C(一般的搭配是“步伐坚定”“步履蹒跚”)
3.答案:《祖母绿》
4.答案:C〔占有:处于某一种地位。占据:用强力取得或保持(地域、场所等)。取消: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力等失去效力。取代:推翻别人或排除同类的事物,自己占据这个位置。〕
5.答案:D〔A.咎由自取:罪过或灾祸都是自己惹来的,其意义与“由于”重复。B.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做事认真,毫不马虎。不合语境。C.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不合语境。〕
6.答案:B(A.缺宾语,应为“已经掌握……技术”。C.累赘,去掉“靠的是”。D“未遂”多用于施事主语的行动,“受骗”这是受事主语)
7.答案:C(C项是转述,不加冒号与引号)
二、阅读鉴赏:
8.答案:表现出“我”对卖灶糖老汉的深深依恋。
9.答案:作者运用的是象征手法,以此来象征作者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对理想人生形式的执著追求。[来源:学科网ZXXK]
10.答案:不仅有疼爱,还有对“我”的尊重(如“我渐渐地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地拣麦穗的年龄了”“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小媳妇了”)以及我对他的依恋。
11.答案:这里从建筑到日常用品,从生活、学习到娱乐,无不与“石板”相关。
12.答案:(1)这里的人是怎样的人?(或:清涧的人有着怎样的性格?)
(2)清涧的人性格朴实无华、坚强不屈、至死不渝。
13.答案:(1)全文所写的内容均与“石板”有关,“石板”构成行文的线索;(2)“石板”象征着清涧的人民;(3)“石板”象征着朴实无华的性格,坚强不屈的精神。
14.答案:BD(A.写“封闭落后”非本文立意;C.纪念石板功劳的只是“油旋”;E.无“自然风光”,也谈不上“情景交融”)
15.答案:略(写作提示:岩石有着刚正、强硬、宁折不弯的优点,但也有“脆”的缺点;流 水虽然柔弱,但她本身有着“韧”的 优点,二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管选择哪一个,能抓住其特点自圆其说即可)
 
版权所有:深圳市天元北极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注册号:91440300081852861M ICP许可证号:粤ICP备09101687号-3
联系方式:0755-22183907(龙小元老师) E-mail:9391702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