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32616488
微信同号(08:00-22:00)
直接微信联系老师更快捷

中考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浏览:1590  来源:深圳语文补习网  日期:2016-05-03
中考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一 .常见题型:
筛选概括类
考查方向
考查题型
考查文章的线索;
本文按什么线索行文?
概括文章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考查归纳中心意思题;
文中或文段采用什么表达方式?
考查文章所描写对象的特征;
请概括文中人或物的特点
 
二.解题技巧:
1.本文按什么线索行文?
   文章的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空间的转移,也可以是对某人或某物感情变化。解题的关键:
   (1) 在于看文章的标题,因为它往往是线索;
   (2) 是要注意文章中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这个词语一般就是线索。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准确”“清楚”“简洁”是概括的基本要求。解题的关键:
(1)      概括前要明白文中的四要素,概括时要按照“何人+何时+何地+何事”的方式进行。
(2)      注意文中的中心句(一般在开头或结尾),找到中心句就等于找到答案。
3.本文的中心意旨是什么?
   概括的思路:
(1)      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是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如《白杨赞礼》,从题目就看出这是一篇写给白杨的赞歌。
(2)      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如《一面》。
(3)      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
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4)      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如《荔枝蜜》
(5)      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是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
概括的常用形式:
本文记叙(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反映、歌颂、揭露、批判)。。。。。。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情感。
4.请概括文中人或物的特点?
   此类题目的答案一般不止一点,而且一般分散在文中的各段,需要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
(1)      注意段中的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此外”等词语。
(2)      在找到一点特点特征后,还要看看下面文段中相应位置的句子,答案往往就在其中。
 
第二模块:审美鉴赏类
一.      常见题型
考查方向及考查题型:
1. 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
2. 分析文章重点字、词的作用:
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
3. 赏析文章的优美语句和段落:
(1)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请说说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 某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5. 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请分析文中***的形象。(文中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6. 分析表达方式的作用:
(1)      文中画线句子(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2)      文中画线句子(某段)运用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      文中画线句子(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7. 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
(1)      文章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
          解题技巧
1.       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
通常有以下作用:
(1)      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电明主旨。(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注: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搬,需要根据文章内容灵活运用。)
2.       文中加点词语有作用(好处、妙处)?
动词:生动表现人(事)物的特点,(或栩栩如生刻画了......事物.......形状),表现了人物.......心情。
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描摹出某人(物).......特点,反映了人物........心情。
3.       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
多从代词前面句子直接可以找到现成的答案。
4.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比喻: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用XX事物比喻XX事物,形象的写出了XX事物的XX特点,表达了XX人物XX情感。
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拟人化,生动形象现
了XX情状,写出了XX事物XX特点,表达了XX人物XX情感。
排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句式更加整齐,气势更加强烈,强调了XX事物XX,突出了人物XX感情。
夸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大(缩小)XX事物的大小(长度、重量、速度、性能等),突出了XX事物XX特点。
反问: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XX,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XX态度(观点、情感)。
设问:“开头”: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了对XX问题的深思,给人以启迪教育。突出文章的主旨。
引用:“引用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引用典故、传说”: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对偶: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5.       某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文章开头:A、引出下文;B、照应文章的标题;、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D、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面埋下伏笔;E、总领全文。
    文章中间:A、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B、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面埋下伏笔。
    文章结尾:A、总结全文;B、前后呼应;C、感情的升华、主题的深化;D、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6.  请分析文中XX的形象。
    从文中找出这个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摘取文中关键词分析人物性格。
7.文中画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解题思路:分析描写方法的种类+作用。
人物描写:化线句(某段)运用了XX描写手法,表现了人物的XX性格(精神、品质)。
环境描写:烘托了一种XX的氛围,表达了人XX心理(心情、思想)。
8.       文中画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解题格式:判断说明方法+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的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
分类别: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的说明了事物XX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类别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加有条理性)。
打比方: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该事物的X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列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准确的说明该事物的大小、长短、多少等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XX特点(地位、影响等),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下定义: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
引资料:(1)引用故事、神话传说:以.......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的事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3)引用诗句:.......这个诗句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也增强了可读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9.       文中画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解题格式:判断论证方法+论证方法的作用。
举例论证:运用了举例论证法,用XX事例证明了XX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运用了道理论证法,充分有力论证了XX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比喻论证:运用了比喻论证法,将XX比作XX,把抽象的道理论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XX和XX进行对比,突出了XX观点。
引用论证:运用了引用论证法,通过引用XX论证XX观点,使得论证更富于权威性和趣味性。
10.   文章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
解题格式:判断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的作用
对比: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使XX和XX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人或物的XX特点。
象征:运用了象征手法,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伏笔:运用了伏笔表现手法,使文章结构严谨,主题鲜明。
前后照应:运用了前后照应的表现手法,对将要出现的XX事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侧面烘托:运用了侧面描写表现手法,烘托了XX氛围,抒发了XX心情(心理、感情),突出了XX主题。
 
 
                                             
版权所有:深圳市天元北极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注册号:91440300081852861M ICP许可证号:粤ICP备09101687号-3
联系方式:0755-22183907(龙小元老师) E-mail:939170249@qq.com